华声在线首页 | 湖南

拯救湖湘方言:留住正在消失的乡音

2016-03-28 13:15:42 [来源:潇湘晨报] [作者:袁树勋] [编辑:万姗姗]字体:【  
方言有什么用?用导演贾樟柯的话说,方言有着更微妙的情感传递。如果一个人完全不会一种方言,他失去了很多准确表达情绪的机会,也失去了与方言世界中那些想象力的相遇。如果方言消失,随之消失的,只怕是许多的韵味。

社会逐渐正视方言的价值

这个担忧,在她看来,早已成为现实。在关峡,随着一辈人的故去,一辈人的出生,代季更替间,独特的语言世界日益式微。村里最老的老人,也不知道“抛媚眼”为何会被称为“扯油丝眼”,只说是老辈人传下来的。

“扯油丝”这个事物——如果它是一项活计的话,已经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。没法通过观摩来寻找它和“抛媚眼”之间的关联。

胡萍调查的一个家族中,老人依然固执地使用“水巴掌”这个词,中年人则更习惯使用县城通用的说法——水花。至于家中的孩子,按课本上教的那样说成“浪花”。

让胡萍感到欣慰的是,社会逐渐正视方言的价值。除了政府意志的转变——她参与的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就是最好的例证,一些普通人也表现出对方言的热情。

绥宁方言发音人选拔时,候选对象杨荣兴带来了一篇手写文章,标题是《长铺地名的由来及方言始末探究》。

另一名候选人,落选后又找到胡萍,呈上自己整理的一叠方言民歌、俚语集。

“我选不上没关系”。他对胡萍说,“别让这些老话失传了。”

现状与未来

永久保存的方言资料能否不限于“保存”

在方言最后的堡垒——县城和乡村,胡萍越来越多地见到这样的场景:年轻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不好普通话,在生活中也禁止方言,用蹩脚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。

“我很想告诉他们,一个人可以熟练掌握多种语言,学习普通话和学习方言是可以并行的。”胡萍说。

年轻家长们的担忧,很难就此消除。从全国“推普”的上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,车站、商场等公共场合,都挂出了“请讲普通话”的提示。最近几年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语言不再仅仅被当做一种工具,也被视为文化资源。照这个观点,方言就是一种地方文化资源。对它们的保护,开始得到官方的重视。

2013年颁布的《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2-2020)》,明确提及对方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,“调查收集普通话、汉语方言、少数民族语言的有声语料……科学保存中国各民族语言实态。”

眼下正开展的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,就是上述理念的实践。

这项工程,由教育部、国家“语委”在2015年启动。它计划利用5年时间,以县域为单位,调查、保存并展示全国各地的方言。胡萍说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语言保护工程。

2016年的计划中,设立了319个方言调查点。有21个点在湖南,方言学家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胡萍,负责其中的“绥宁县方言”。

按工程的规划,一般情况下,只采集各县县城方言,作为县域方言的代表。

采录团队需要在县城内找到老年男女、青年男女四名发音人。

“如果你入选了,几百年后的人想知道现在的绥宁话是什么样,上网打开资源库,看到的是你的音容笑貌。”在发音人选拔现场,胡萍循循善诱,“你就成绥宁话代言人,流芳后世了。”

选拔在3月14日举行。县教育局找来了20多个候选人。

发音人有条件:父母、配偶必须是在绥宁县城长铺镇出生,没在外地长居过。

在胡萍看来,这两条都很必要。

她曾经在长铺镇碰到过一个老人。老人的父母是四川移民,他在镇子上出生长大,60多年了,仍然有四川口音。

至于没有在外地生活过,这对老年人还好说,年轻人就麻烦了。县城很小,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,中学毕业后即使不读大学、不参军,一般会选择外出打工。10个青年男女候选人,一下子就被剔除掉一大半。

好在,最终还剩下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女发音人各一个。老年男女发音人也选出来了。胡萍要花近两周的时间,调查他们的发音和词汇特点,并进行摄录和保存。团队中的语言专家,记载发音人的发音和词汇的特征。摄录师拍摄他们的音像资料。这些资料最终会送入中国语言文化资源库,永久保存。